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2:33:05
所以才有国进民退的说法,才有福布斯富豪榜成为落马榜的现象。
哪个国家也不希望自己的货币总是任人狙击的小货币,更不希望本国货币随时都可能沦为他人吸取本国血汗钱的工具。没有金融危机的中国经济衍生出两个派生的经济运行特征:第一,不存在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就基本失去了自动的紧缩机制,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增长,直到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最后由政府通过一系列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为经济降温,直到刹车。
这些经济运行的制度性特征很可能是形成新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元素。资源禀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可以依仗的天然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这些优势会逐渐丧失。面对有效需求不足,提高内需并不是最先提上日程的解决办法,靠外需拉动才是第一个解决办法。最初认识到规律的人很少,说了也往往没人信,决策者往往也不会采纳他们的建议,直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趋势也越来越清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趋势,也大致知道怎样顺势而为,正确决策共识就容易达成,问题就会解决。但是,中国不是完全与金融危机绝缘,首先,那些在西方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中国都有,它们虽不引起金融危机,却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这就是中国市场化初期特有的圈地运动。也就是通过对外贷款和援助输出资金(多为本币),境外获得的资金大多数会用于购买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刺激本国的实体经济。截至5月24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下降3.4%,其中欧美韩航线处于下滑阶段。
但与购进价格指数回落相对,5月商务部生产价格指数环比下降了0.16%。例如,截至5月29日,波罗的海航运指数BDI为818,环比下降5.2%。而从业人员指数却为48.8%,比4月下降0.2个百分点。而笔者认为,在产能过剩没有明显改观,中小企业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疲软的情形下,未来经济全方位向好还需政策支持。
八是购进价格指数反弹,为何与煤、铁矿石、钢材价格均在回落?5月购进价格指数45.1%,比4月回升5.0个百分点,为所有分项回升之最。五是订单上升为何无法提振信心?5月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
当然,官方PMI样本中大型企业较多,汇丰PMI又以小微企业为主,但两者差距如此之大?5月官方PMI也有同样解释,5月大型企业PMI为51.1%、且较4月回升,而小企业PMI仅为47.3%,继续回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有所回落,美国CRB综合指数下降1.22%,其中食品下降1.23%,油脂下降2.26%,工业原料下降1.22%,纺织品下降2%。未来经济是否好转还需更多数据与例证的支持。在21个行业中,17个行业企业用工量减少,反映了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突出矛盾。
制造业PMI为50.8%,比4月提升0.2个百分点,是个意外的惊喜。毕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赤字预算达1.2万亿,这或为尚未明显发力的财政政策预留了空间。但订单转好却未提振企业信心,5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3%,比4月回落3.0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并不乐观。六是经济转好为何没有得到当前高频数据的支持?5月发电量环比继续回落,煤炭、钢材、铁矿石价格仍旧走低,港口航运指数有所下滑,这似乎又都说明当前经济疲软局面仍旧。
虽然进出口订单有所回升,但国内外海运指数仍然下滑。进口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
当下,项目审批已经成为发改委的核心职能。5月16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共取消和调整117项行政审批事项。
因此,李克强总理提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这是非常清醒的判断。虽有这场攻坚战已经有了好的开端,但我们对进展绝不能抱盲目乐观态度。针对号称小国务院的发改委进行审批权改革,这表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此类审批不仅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导致资源错误配置,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但在我国,金融日益呈现特权化趋势,搞钱、融资成为企业家的关键职能甚至核心竞争力,这在证券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最近被实名举报落马的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即为一个最新的注脚。
笔者以为,要在取消审批权这项关键的改革战役中取得突破,应该把握几个关键点。另一种选择,就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释放市场的创新活力,实现改革的红利。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金融是市场经济的血液。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发达的金融体系至关重要,这可以确保所有企业都能以合理的成本进行融资。
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看不见的手,即让每个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创新能力。而且,他清醒地认识到了此项改革的艰巨性,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
如果三分之一主要涉及的是边缘性的、次要的甚至过时的审批,那就失去了改革的本意,变成了表面文章。相反,围绕IPO审批链条的寻租和腐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为严重的腐败领域之一。在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的三份同类清单中,取消和下放的项目数量分别是157、184和288项。中国现在的产能过剩大概是历史最高水平的四倍。
要实现稳增长,有两种选择:一是延续过去的投资驱动模式,鼓励上马大项目、大工程来刺激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审批权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环,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突破口,也必定遭遇官僚体系激烈的抵抗。
但面对经济增长乏力而投资刺激又难以为继的局面,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惟有攻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过四万亿实现了在全球经济中的最快反弹,但却导致了此后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铁道部债务危机、通胀压力,投资驱动也加剧了产能过剩。
应收账款为营业收入52%,为过去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值得肯定的是,此次改革针对发改委的削权力度却是历次最大:取消了14项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投资的核准权,下放了该委员会12项核准权。
IPO审批制扭曲供求关系,一方面导致大量企业失去融资机会,另一方面那些获得融资机会的企业得以范进中举一夜暴富。与市场经济的本质不兼容的发改委,理应及早退出历史舞台。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总理履新后的首次记者会上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第四,取消IPO审批制,转向注册制。
长期以来,过多的政府审批,不仅加大了交易成本,也束缚了企业的创新空间,甚至导致很多的扭曲性激励: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太阳能产业,也是各级政府过去几年扶持力度最大的领域。来源: FT中文网 进入专题: 审批权 。
而此前证监会发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允许PE发行公募产品。在告别金融危机四年之后,中国经济依然没有真正走出危机:根据里昂证券的研究,截至今年一季度,除能源和金融之外的A股上市公司库存相当于营业收入1.4倍,创历史最高记录。
第三,发改委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加快取消行政性审批,已经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发表评论
留言: